銷售熱線:400-887-6230
服務熱線:400-887-8230
在2002年就進入通用航空領域,2016年成功收購加拿大AVMAX公司,業務細分為航空制造、航空運營和航空運營商服務三大版塊,初步形成全產業鏈布局的發展格局。已廣泛應用于航拍航測、農林植保、電力巡線、公安警用等領域。
了解更多 +山河智能依托多年來在工程裝備機電液一體化技術、機器人技術、復雜環境適應性改進等方面的積累,瞄準各種特殊用途、惡劣環境開發量一系列特種裝備,努力探尋差異化產品的自主開發道路,近年來完成了一系列具有鮮明特色的特種裝備產品的開發。
了解更多 +請搜索關注“山河智能”公眾號,實時接收最新官方二手機車源信息。使用"山河智能官方二手機"小程序,參與線上競價。平價搶好機!
了解更多 +12月15日,清華大學&山河智能聯合培養博士后龔俊出站審查會在山河工業城舉行。工作站導師山河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專家何清華教授、流動站導師清華大學化工系張強教授、湖南大學材料學院劉洪波教授、長沙礦冶院原院長楊應亮教授、中南大學物理學院黃寒教授、山河智能高管&博邦山河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專家龔進研究員、山河智能副總經理張大慶正高級工程師聯合開展博士后工作審查。會議一致推選劉洪波為評審組組長。
△清華大學&山河智能企業博士后出站審查會。
山河智能是一家從“產學研一體化”起步并發展壯大的企業,也是一個人才培養基地。不只是博士后,20多年來,從山河智能這個平臺畢業的碩士、博士與博士后總數超過了200人。近年來,山河智能更加注重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跨專業、跨學科的復合型高層次人才聯合培養,和清華大學的項目與人才培養合作也可以追溯至公司上市之前。
何清華表示,博邦山河“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全工序鏈連續一體化生產裝備及工藝技術開發”,是山河智能面向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一個重大項目,公司非常重視。項目前后做了近十年的研發積累,公司化運行也超過五年。項目團隊成員在這個關鍵技術攻關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目前項目通過了大系統考核驗證,取得了重大產業化成果。此次博士后出站報告的龔俊博士是該項目核心骨干成員,希望他系統總結、持續創新,盡快將博士后研究成果應用到產業中,為國家新能源行業綠色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龔俊博士后出站匯報。
會上,龔俊博士對其在站參與企業重大產業化前沿研究項目《人造石墨連續化生產關鍵技術與裝備》,從所開展的主要研究內容、主要創新性成果、總結及展望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匯報。聽取報告后,評審組專家相繼進行提問質詢、指導與建議,龔俊認真聽取了專家意見,并一一回復相關問題。
評審組專家一致認為,龔俊博士在人造石墨材料工藝與裝備領域具備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創新與實踐能力強,工程化能力突出,具備獨立開展復雜項目并組織體系化攻關的能力。其在站期間主持或參與申報發明專利12項,發表論文7篇,科研成果豐碩,出站評定“特優”。龔俊表示,出站以后,將在現有研發成果基礎上繼續深耕細作,不斷優化人造石墨負極材料關鍵生產工藝與裝備,并促進該項目前沿成果的大規模應用。
△人造石墨全工序鏈一體化產線現場參觀。
隨后,與會專家參觀了博士后課題依托項目——《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全工序鏈連續一體化生產項目》中試生產線現場。該項目為山河智能控股子公司——湖南博邦山河新材料有限公司自主承擔。項目總負責人兼首席技術專家龔進介紹,該項目從前期研發到產業化貫穿近十年,產業化階段研發總投入2.29億元,是一個集裝備、工藝、材料互相融合的行業前沿核心技術項目。該項目具備學科交叉滲透性強、眾多專業協同、3000℃連續長周期運行裝備與工藝條件、材料產品性能要求苛刻等特點,是一個高起點、匯聚“極限制造+高端材料”雙重屬性的重大攻關項目。
△人造石墨全工序鏈一體化產線中央控制室。
張強教授表示,盡管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只占鋰離子電池總成本的10%左右,但其生產制造過程卻消耗近80%的能(電)耗,現有石墨化生產工藝綜合能效僅百分之十幾。解決負極材料行業存在的低能效、高污染問題是支撐國家雙碳戰略、促進新能源行業綠色健康發展的迫切課題。在當前負極行業低質量產能嚴重過剩的形勢下,以連續石墨化為技術特征的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全工序鏈連續一體化技術代表著行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方向。此外,通過企業高校的跨學科平臺協同創新,推動產教融合與高層次人才的聯合培養為加速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
黃寒教授認為,構建一個大型的高達3000℃的熱場并保持長周期動態觀測與穩定運行,這是工業化場景下極具挑戰的工作,博邦山河的超高溫連續石墨化裝備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這一突破同時也為超高溫材料的宏觀物性研究提供了難得的基礎性平臺,該項目除了極大的工業性價值,還具有重要與豐富的科學研究價值。
楊應亮教授表示,高溫連續石墨化,有著巨大的技術價值和商業前景,被行業比作“皇冠頂上的那顆明珠”,不少團隊夢寐以求、前赴后繼,有的搞了幾十年。博邦山河的連續高溫石墨化成果,將帶來一場人造石墨的產業革命,對該行業產生顛覆性影響。
劉洪波教授認為,人造石墨行業傳統的生產模式能耗大、能效低、污染重、作業環境惡劣,間斷式生產,其技術本征沒有前景實現全生產過程自動化。博邦山河深耕石墨負極材料核心裝備及其工藝,十年磨一劍,突破了連續高溫石墨化、連續包覆造粒與碳化等行業最前沿核心關健技術,這是一項從裝備、工藝、材料到產線的體系化的創新成果。在長沙建立的這套3000噸級石墨負極中試生產線,200米長度的車間內完成了從原料上產線、預處理、包覆造粒與碳化、連續石墨化到成品篩分除磁的石墨負極全工序鏈連續生產,即:所有物料通過管路自動化流轉與監控,所有廢氣通過管道集中收集并無害化處理,所有操作通過中央控制室統一集中控制。這是在全行業首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全工序鏈連續一體化生產。這種基于全過程連續化的新型生產組織模式帶來的節能、低碳、去輔料化、環保清潔與自動化將在大規模應用中逐步展現其巨大的經濟與社會價值,代表了人造石墨負極材料行業先進生產技術的發展方向。
△博邦山河長沙總部基地。
△博邦山河貴州規模化生產基地規劃圖。
博邦山河技術核心團隊參加了報告會,總經理劉永清介紹,今年以來,博邦山河負極材料項目在連續高溫石墨化裝備系統長周期運行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工序鏈參數優化與定標化、負極材料產出品性能指標等裝備、工藝、材料與安全生產全體系要素參數,均通過了系統性規模化工業級的持久性驗證。該項目成果呈現五大顛覆性特征,在全行業首家實現了自主安全石墨化、穩定連續石墨化、節能環保石墨化、功能定制石墨化、柔性集約石墨化。
目前,博邦山河正在全力推進貴州大龍生產基地建設。
做負極材料新質生產力的開創者。